摘 要:随着国内新型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回顾电子烟市场的现状和青少年使用,对我国推动电子烟监管法治化进程进行回顾,提出法治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探索构建电子烟市场监管体系,积极探索电子烟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新型烟草市场;监管;法治化进程
1.电子烟市场现状
随着近十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升,同时烟民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吸烟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直接导致电子烟的横空出世。电子烟的主要特点包括:电子商品、时尚商品、信息家电属性,广受低龄吸烟群众的喜爱。但是世卫组织指出,电子烟含有尼古丁、甲醛以及相关挥发性致癌物,对公共健康和吸烟者呼吸道有潜在威胁。电子烟的生产除精致生产工艺外,存在较多“三无产品”,相关产品的检测中甚至出现贵金属含量高度超标的问题[1]。电子烟的本质是将卷烟烟丝中尼古丁、甲醛以及其他有效成分加热形成气溶胶,更容易对吸烟者呼吸道造成严重损害,另外由于其本身会根据种类需要添加相应香精,也可能会对人类造成慢性伤害。
电子烟的概念定义为雾化器和主机构成的电子设备,雾化器装烟液,主机装有可充电或可替换型电池和控制元。《电子烟管理办法》中描述,电子烟包括烟弹、烟具以及组合销售的产品,不包括加热卷烟[2]。同时类似电子烟产品需要在其外观内明确标明“不含尼古丁”,这也在售卖过程中定义了电子烟和非电子烟的界限。一般而言,电子烟的烟液包括尼古丁、植物甘油和香精等,而尼古丁作为烟草传统蒸馏物,对身体危害较大。电子烟通过电池驱动雾化器对烟液进行加热,通过传递运动,传递至使用者呼吸道内。虽然产品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差异较大,但是电子烟和传统香烟均对未成年人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2020年中国中学生烟草调查》数据[3],初中生、高中生和职高学生的电子烟使用率分别为2.7%、2.2%和4.5%,较2019年的2.7%、3.0%和4.5%呈现小幅度下降的趋势。自电子烟在国内推进以来,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和青壮年的第一次抽烟群体更容易接触电子烟而非卷烟[4],这也造成了烟草制品更容易在年轻群体中推广,进一步促成了电子烟产品的发展,不利于未成年群体的健康发展。
有关信息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电子烟市场规模从40.08亿元[5],提升至2021年的91.01亿元,虽然总量提升了一倍多,但是增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有研究分析2021年-2023年电子烟市场经济规模的增速呈现上升态势。总体而言,随着年轻人对电子烟的热度逐渐下降以及市场监管力度的逐渐加强,电子烟市场的扩大速度逐渐放缓。2020年,我国电子烟市场的上市公司累计达到8.32万家稳定上市公司,电子烟公司数量的年增长率呈现广泛上升趋势。有关数据表明2021年世界各国中,美国电子烟市场渗透率位列第一,占比为38%,排在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日本和英国,两国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30.3%和20.9%,而我国电子烟市场渗透率排名末尾,仅1.5%[6],说明目前电子烟暂时无法替代卷烟在烟民中的地位。现阶段我国电子烟市场竞争梯队包括:第一梯队,卓尔悦、杰士博、赛乐宝等,第二梯队,赛尔宝、思格雷、爱卓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