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洞今日快评
蓝洞快评是蓝洞近期推出的评论电子烟行业的短平快观点文章,主张活泼、犀利、直击要害。
蓝洞的电子烟巡展目前已经在国内12个城市举行了12场展会,这也是蓝洞接触一二线城市电子烟线下业态的最好机会。上半年我们更多是在一线巡展,下半年开始在二线尝试,经过几站的实地考察和调研,蓝洞发现,二线以下的电子烟专卖店形态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或者说,我们要改变一些对电子烟品牌专卖店的认知了。
第一点:不少品牌专卖店实质上是集合店
这个说法对品牌很残忍,但其实品牌和店主们都心知肚明。这类店铺会被统计为品牌专卖店,也享受品牌的补贴政策,但在实际运营中,会逐渐加入其它品牌产品一起售卖,成为名副其实的结合店,但门头还是某某品牌的招牌。
进店后,店主也并不觉得这有何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只卖一种产品,店主很难生存下去。品牌端也明白这个道理,有时候就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式,总部也不经常去巡店,当地省代市代也碍于情面和出货的需要,同样不会严格按照品牌专卖店只售卖一种电子烟的标准去做。
当然,品牌度强的头部品牌除外,这也是因为产品卖的出去,品牌强势。其他品牌不具备强势,消费者不一定会购买,完全依赖渠道的动销和推荐,这样,让很多专卖店变成了另类集合店。
这个情况我们在二线城市发现得比较多,可以推测二线以下的情况不会比二线少,所以,品牌的专卖店定义如果较真起来,确实和我们认知中的专卖店不一样了。
甚至,还有品牌会将一些3C数码渠道门店放置的货架也会定义为专卖店,卖的产品和专卖店一样,货架内置,和专卖店陈列相比,稍微简单,但只卖一个品牌,门头也会有品牌标识,这类可以称作是跨界混合集合店。
这并不是为集合店鼓吹,而是实际发生的情况,是集合店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就是某个集合店渠道品牌的机会。
主要是现在集合店拿货有无数的货源渠道,可以找省代拿,也可以找微商拿。当货品不具备管控措施时,不管你是专卖店,还是集合店,都没有核心竞争力。
第二点:与其说开店数量不如说出货数量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品牌会官宣自己家开了多少专卖店,来彰显品牌力和线下力,但其实这个数据不如出货数量来得直接和有效。
专卖店数量多确实会让外界认为品牌实力很强,但另外一个方面也暗示着店铺密度很高,后进入者机会变小。我们倒建议品牌方可以将专卖店数量告知变为出货量告知,这样让外界想开店的人有更好的参考。
比如有品牌说我累计5000家专卖店了,另外一家说我每月累计出货5000万元,如果店主仔细思考,肯定会对后者感兴趣,出货量大,代表你卖得好,你开得店多,并不意味着你卖的出去。
当然,更好的数据维度还有每月回款,每月销售数据,这些更有说服力。有人会说了,这些可都是核心机密,哪能随便对外人说。
其实,你去深圳供应链打听一圈,这些核心机密工厂都知道,基本上不是秘密,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实实在在。
一些品牌的省代和品牌现在开始转变拓展思路,以每个月提货量作为考核,拓店仅作为补充考核,这些货最终去了品牌店,还是集合店,还是授权店,省代并不关心,只关心能不能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