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共享经济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了。
自行车、充电宝是被它先选中的宠儿,再后来这阵风又吹到了办公领域,如声名远播的WeWork。再往后,共享经济的春风又吹到了餐饮领域,手握巨大线下流量入口的外卖有了新的寄宿地——共享厨房。
曾被给予厚望,也曾遭人非议,尽管已经狂奔了好几年,但对很多人来说,这个行业至今仍充满疑问。
拎包入住、极速复制,它是餐饮创业者轻装入场、跑马圈地的法宝?
还是前期投入重金却迟迟无法开业,引得餐饮老板们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
它究竟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借势外卖,迅速崛起 外卖市场的繁荣直接带动了共享厨房的崛起。 美团联合餐饮老板内参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20》显示,2015年时,中国外卖餐饮的市场规模还只有490.7亿元,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则达到了3052.6亿元,增速肉眼可见。 虽然自2018年开始外卖市场的增速开始逐渐放缓,但总量却更加可观。 2019年我国外卖行业交易额为 6749.6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43.9%,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外卖交易额的持续增长,表明外卖在国民餐饮消费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从时间来看,国内共享厨房的兴盛几乎和外卖订单的高速增长同步,如吉刻联盟、熊猫星厨等都是在2016年前后成立的。 随着线上订单的激增,一线城市高昂的租金成为了很多中小餐饮老板的不可承受之重,为了节约开店成本,发源于美国的共享厨房在国内有了生存土壤。 共享厨房和传统的美食城有很大相似之处——都是找一块场地,将之切割为多个档口,然后出租给不同商户。 除了一个侧重线上,一个侧重线下,更多的区别在于共享厨房不仅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也会提供一些餐饮经营必要的餐厨设备和水电燃气资源,更接近实现品牌方口中的“拎包入住”。 资金投入大是餐饮行业的一大特点,而对于一家初创品牌来讲,入场资金可能是其中最大的门槛。有了共享厨房,商家启动的资金可能会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