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oem模式与贴牌模式有什么不同?
谁是OEM?谁是“牌”?
最早的OEM是指电脑等原始设备制造商,这些企业专业于生产原始设备(不是零部件、组件),与擅长市场开发、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的原始设备企业进行合作,以低制造成本承揽设备商原有的生产制造任务,并严格遵循原始设备商的生产指导与规范,进而形成的商业模式。
经过30多年的发展,OEM的含义已被大大地丰富。OEM除了指代原始设备制造商,还指代“原来由自己生产整个产品,后来将相应产品的生产制造外包给相应工厂”的业务模式,此时就不再分是设备还是消费商品或者其它产品了。 备注:OEM一词呈现被滥用(忽悠不懂的人)和被误用(大词小用)的情况。现实生活中,碰上动不动就说自家的产品是OEM的,其实他都没做过产品,不知道产品怎么生产出来的,不知道哪里会做出品质问题,全是厂家的工艺流程。还有人将做给自己使用的个人定制商品说成“是OEM的”,对严谨的人来说,还以为他做多大的生意,他自己的工厂忙不过来,必须OEM出去。
谁贴谁的牌?
贴牌生产与销售,也是现在常见的业务模式。
营销能力强的公司,可以完全不懂产品以及产品的生产制造,只需提钱去找懂产品与懂生产制造的厂家,邀请合作即可。比如小米,小米是“牌”,虽然最初是个新“牌”。
备注:贴牌,认钱也认牌。多来一个大牌客户,制造商多一份被背书过的业务。来一个不知名牌子的客户,制造商是开门做生意,见钱谈事。小米初期在做产品的时候,是创始人自己当CPO,拿着钱去谈采购合作与供应链配合的。想贴就贴?有钱才任性---钱的数量决定任性的范围。
OEM与贴牌的异同
相同点
“牌”找“厂”合作,“牌”负责产品市场终端/应用端的销售;“厂”负责生产制造,两种模式中的双方均需做到业务范围互不冲突或重叠。
不同点
OEM模式中的“牌”比“厂”更懂制造,“牌”的工艺技术人员甚至能凭所见到的质量问题与现象推知“厂”是如何未按工艺流程规范制造的,转身便能实锤“厂”方责任、索赔以及落实整改效果。在OEM中,“牌”拥有产品的IP,产品质量问题因设计导致,由“牌”方承担,因生产过程导制则由“厂”方承担。
贴牌模式中的“牌”没有产品,更没有做过产品,需要依靠“厂”的产品来变身;而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牌”基本无力分析与研究,需依靠“厂”的能力与经验,并且质量问题全部归属“厂”方。另因该模式下,产品的IP归属于“厂”方,新“牌”若无钱做后盾,一般很难影响和调动“厂”的配合。 交叉点
两种模式中的“牌”均需以“牌”的名义进行市场投放前的准入认证。
以OEM模式起家的“厂”通常不能直接为客户贴牌(没有产品IP),但其或有能力以ODM的模式为客户开发一款新产品,进而供客户贴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