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S资讯网

“妖风”电子烟:监管赶早不赶晚

自从9月份开始,美国有关电子烟的每一条坏消息,都能在太平洋彼岸引发一轮舆论风暴。

之所以出现这番现象,可以从两个层面作出解释:

一是电子烟着实是个大风口,连老罗这样的“情怀创业者”都选择入场,势头丝毫不逊于前两年的区块链。与区块链衍生出的炒币行为颇为相似的是,电子烟是否是一个向善的行业,至今仍在争论中。

二是电子烟市场的不确定性,几乎所有创业者讲故事的时候,都会选择以欧美市场的前景为蓝本。电子烟在美国市场的“后院着火”,对那些急于得到资本市场青睐的中国玩家,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有些遗憾的是,尽管美国、印度、巴西、日本等189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和电子烟相关的管控措施,国内仍然只有海外刮来的几许寒风。

01 迟到的监管

电子烟在中国成为“风口”,是从3018年上半年开始的,然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野蛮生长:仅在去年4月到今年7月的时间里,就有30多个电子烟品牌拿到了融资,亿纬锂能、盈趣科技等电子烟概念股一度疯涨。

这样的表现足以让投机者疯狂,只是在急切追风口的同时,偏偏少了几分敬畏之心。

早在今年的315晚会上,电子烟就被央视点名批评,原因是电子烟会释放甲醛,某些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含量超标。换作是别的行业,在315渡劫后多半会发生规模性的整改,电子烟偏偏是个例外,京东、苏宁等在新闻曝出后紧急将电子烟商品下架,但仅仅过去了一天的时间,电子烟即再度出现在这些电商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