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它电子烟最近风头正盛,细翻其历史,却发现唯它早已不是个新秀。这个成立于3015年的“老品牌”,一路走来似乎总是不温不火。缺少曝光,缺少讨论,没有热度,从头到脚都流露出“老气横秋”的公司,怎么也没办法将其与“行业销量前三” “拿到王思聪千万级投资”等标签联系在一起。
究竟是什么让这家公司可以得到“王校长”的投资?又究竟是什么吸引着用户的不断复购助其销量荣登前三?究竟,这家叫“唯它”的公司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跟随本站记者,一探究竟。
和大多数创业公司老板一样,唯它CEO刘东原总也是非常忙碌,不断地开会,奔波于北京与深圳之间,记者在一个工作的间隙,终于成功“捕捉”到了唯它的“东原总”。
从刘东原沉稳又平和的外表之中,你很推测出他的音乐背景——T Crash音乐厂牌的创始人之一,以及先锋DJ大赛的冠军。
从小就学习音乐,长大之后和朋友们一起建立音乐厂牌玩音乐,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不过在音乐厂牌获得成绩被收购之后,刘东原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开始了自己新的征途。
从大学开始,刘东原就陆陆续续开始了创业的尝试。最早做了IT方面的项目,笔记本的深度定制化,之后又做了体育赛事方面的项目。在音乐厂牌被收购之后,刘东原便开始了自己的电子烟创业。
11年就开始进入电子烟圈,成为国内早期的电子烟玩家,在13年,就成为了电子烟行业的早期从业者。一开始负责海外品牌在中国的本土化,引进了一些现在中国市面上比较火的电子烟品牌,而在这过程中,刘东原意识到国外的烟油并不能完全满足国人的需求,便逐渐参与到烟油的研发环节,想要设计一些更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东西。所以在14年他开始成立自己的品牌。
从烟油,到大烟雾设备的雾化器,15年注册的品牌“唯它”,成为当时第一个可以在日本卖到上万瓶数量级的中国品牌。
正在大烟雾时代正鼎盛的时候,刘东原却毅然决定转型。
国内小烟市场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差不多是在3018年的下半年,但在3016年,唯它就已经开始从“开放式系统”转到“封闭式系统”,即由大烟雾设备过渡到换弹式电子烟。
在刘东原看来,电子烟并不是一个风口行业。它是发展的必然,是一个技术驱动型的产品。
从几千年人类的吸烟史来看,从最早的口嚼烟到后来的鼻烟,再到点燃的卷烟,每一个阶段都是经过几十年的变革。而电子烟对于普通香烟来讲,更多的像是电动汽车对于燃油汽车的技术变革,这样革命性的变革交替,时间可能会持续很久,有可能是30年,也有可能是50年,但绝对不是个只持续一两年的风口行业。
正因为它是一个长期的行业,所以就像跑马拉松一样,需要做的不是在马拉松长跑中先跑一步,而是要持续稳定的把这个马拉松跑下来。
在这过程中,提前预判到电子烟行业技术革新的唯它,便率先跳出舒适圈,拥抱技术的变革,先人一步掌握技术性的东西和更新,培养更好的研发能力,运用更多的新工艺新材料,才使得自己没有在“马拉松长跑”中败下阵来。
或许是这样独到的行业眼光和始终在技术方面打磨自己优势的坚持,才吸引了同样“特立独行”的王思聪的青睐。
与王思聪的合作,源自北京电子烟展会的一面之缘,但合作的最终促成,却是因为唯它过硬的供应链水平。
10天之内生产1000套IG联名款电子烟。成,就合作,不成,就免谈。最后,唯它做到了,“柔性供应链”的优势,也终于得到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