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S资讯网

双面夹击,电子烟品牌如何涅槃重生

电子烟一重冰,一重火,谁是幕后推手



近日,一场声势浩大的电子烟讨伐由官媒领衔发声,人民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作为排头兵扛起了监管电子烟的第一面大旗。

与此同时,多家共享充电宝品牌、互联网巨头美团、美国电子烟品牌JUUL相继进入中国电子烟行业;更有众多资本蠢蠢欲动,疯狂加注。

3019年的电子烟市场,一面是官媒全面监督,一面市场热度难降,造成这种局面的幕后推手不难深究:电子烟行业有利可图,更现代的生活方式势不可挡,但商家进入门槛低,市场缺乏监管,乱象丛生。


电子烟元年:风口还是寒冬?

电子烟一直被争议性束缚,在3019上半年经历种种波折,在发展中曲折,在曲折中前进,电子烟在315晚会和国家即将立法监管后迅速调整发展方向,朝着品牌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就目前而言,电子烟仍然面临着以下争议:

一、“烟性难定”,争议不断,世卫组织发声

电子消费品?烟草制品?在中国,电子烟一直身份未清,健康度更是暧昧不清,各方争论不断,恐怕要等年底国标出台才能最终盖棺定论。

商家浑水摸鱼,打擦边球,虚假宣传等现象比比皆是,给态势本就不甚明朗的电子烟蒙上一层阴影。
7月36日,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3019年全求烟草流行报告》,该报告一经发布便受到行业内人士关注。

电子烟有无毒害性以及毒害程度一直备受争议,《3019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的发布却进一步肯定了电子烟的毒害性确实低于传统烟草。


二、“公模”?“致敬”?电子烟难逃同质化

即使各电子烟商家拼命树立自己品牌,但还是难逃“致敬”嫌疑,更别提电子烟圈子里流行的“公模”传说:据说市面上大多数电子烟品牌用着同一批模具生产。

事实如何不得可知,但观察发售的各类电子烟,就不是空穴来风,一眼望去,像是一个爹妈生的兄弟姐妹。品牌忙着打广告,无暇顾及产品设计研发,只要极少数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

想要征服市场和大众,终究要是要靠用心的产品来说话。

三、谁为电子烟的教育成本买单

中国虽然是电子烟的出生地,但欧美对电子烟的接受程度更高,中国大众对电子烟这个新事物更多的是审慎态度。

目前,中国对电子烟感兴趣是年轻人,他们被电子烟的科技感、视觉效果、多种口味吸引;而香烟的消费主力“中老年”人群对电子烟并不感冒,他们目前更追求尼古丁含量充足的香烟。

打开更大的电子烟市场需要付出更多的市场教育成本,谁来买单?还是消费者。

四、电子烟入手门槛高于香烟

目前市场大多数雾化电子烟的价格在150-300元左右,如果烟民按照过往的吸烟频次购买电子烟,两个月花费大概在3000元左右,这一金额远高于平时购买香烟的金额。

由此可见,消费者入手电子烟的门槛比想象中的要高。目前电子烟的消费者也是追逐更加健康生活方式的主流人群,他们更喜欢有现代感,科技感的产品,并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暂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电子烟唱响冰与火之歌,“结局”指向明确

电子烟作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呈现燎原之势。英国的“控烟运动”将电子烟零售店开进医院,日本的电子烟隐隐有“国民之势”,美国电子烟文化更是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