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一篇帖子 ,是评测 N1爆珠雾化器的
我称之为地表最强工艺。。。也确实 N1 的做工是我见过的雾化器里面最好的
今天尼库科技携新品M1 上市,再次刷新了 外观指数。。。
M1 是一款RBA雾化器,通过更换底座可以变身下储油的RDTA 或者单纯的滴油
这个设计没什么特别之处,不过M1 到手以后和当初的N1一样,设计感很强
每个地方都做到非常细致,玫瑰金的底色和花纹对比磨砂黑色的大面积喷涂 形成了很强的反差感
完成这样的外观效果,需要十分复杂的工艺
M1 外罩是304不锈钢,工艺是镜光工艺打磨+34k宝格丽金真空电镀+360度自动涂装+立体激光雕刻
宝格丽金同玫瑰金类似,都是真金的金色系列的一种
M1延续了N1的外观工艺,也延续了N1 悬浮的概念
滴嘴、顶罩、底座,都有比较明显的接缝 看起来都像是悬浮的
接缝不但不会看起来做工很差,反而造成悬浮的视觉冲击。。。
M1的包装盒 比N1 小了很多,不过配件并没有什么缩减 依旧很丰富
M1主体一个、RDA底座一个、备用外仓罩一个、配件包一个
M1不光提供了 变身用的底座,连外仓罩都提供了另一个风格的备用件
尼库科技的产品,别的先不谈,就单单外观和一些细节设计 都非常值得肯定!
底座的做工也是一丝不苟。。。黑金的主题搭配
M1每个角度 的细节都很到位。。。
小意外就是拿到的试产版本,内部螺纹稍有不齐。。。
RDTA 和RDA的底座 都是使用 PEEK类绝缘雾化器底部正极的
此处PEI和 电极紧密度不是很高 RDTA 底座还有另一个单独的电极 这个电极和周边的紧密度很高
所以RDTA的密封是没有问题的,RDA 因为结构的缘故 拆解到这里的时候会担心 底部有可能会漏油
具体会不会有这个问题,等后面体验环节会讲。。。
看了几张图 不晓得会不会有朋友已经注意到了 木有看到进气孔。。。?
没错,M1 和N1 一样,也是利用悬浮效果的缝隙来做成 隐藏进气
底座和外仓罩中间的这个接缝就是 M1的进气部位。。。
设计的很巧妙,可惜进气并不能调节 ,局限性大了一点点
M1的滴嘴下面也有个PC材质的套件,更换外罩的时候需要拆卸这个套件到需要安装的外罩上
滴嘴也是悬浮效果的,不过M1的滴嘴不像N1那样还能进气,这个悬浮的接缝 完全是为了统一风格
拍完以后 滴嘴就被我放到了一边,顶部这个带logo的套件也是PC材质的,隔热很好,不会烫嘴
而且去掉滴嘴,M1的造型更和谐了。。。具体这个滴嘴用不用还看玩家个人喜好了
M1的每个细节都挺贴心的,外罩不会无限旋转,我们拆除RDTA 或者RDA 底座的时候
可以不用拆掉外罩,外罩和底座有个限位装置,带着罩子也能方便的拧下底座
M1的结构 包装里面有个中文卡片 写的非常清楚,不太理解各部件作用的可以好好看看
标题称M1为 徒手装丝的产品,主要取决于 M1的底座设计
顶部一个类似船锚的 部件,左右拧动可以提升或者降低 穿丝孔下面的一个陶瓷套件
陶瓷套件提升到最高处 可以固定 0.4mm的发热丝。。。
M1的进气类似肯尼迪的底部进气,进气孔旁边 有3个穿导油棉的导油孔
小贴士,如果你使用RDA底座,棉花的线脚也要插入这个导油孔,不然烟油会很容易流进底座
RDA的底座 底部电极周围没有密封的胶圈,所以 RDA 底部进油的话 烟油可能会流进主机 造成损坏
外观结构介绍以及结束了,下面准备开始体验环节
这次我放弃了 常用的狗丝,改用随机附赠的 双芯克莱普顿
M1的3个电极住之间 间距比较大,常规的 扁丝花丝 安装会有点难度
发热丝的线脚像 附赠的克莱普顿这样,折好线脚 安装就会简单很多。。。
折好线脚 线圈的安装异常简单,插入调节好距离以后 拧动顶部的锚型配件 即可紧固发热丝
拧动的过程挺轻松的,对比现在市面很多 号称可以无工具安装发热丝的雾化器
M1 算是比较轻松的,顶部套件的形状决定了拧动的时候受力点很大
可能是内部夹丝部位陶瓷套件的运用,M1的发热还是比较大的
棉花的安装 一定要注意 前面提到的,棉花的线脚要插入4个导油孔
调整完毕 发热丝电阻 0.33欧姆,50多W推动
体验方面 ,克莱普顿丝的效果并没有我常用的狗丝那么好
偶尔会有炸油发生,好在顶部船锚一样的那个配件正好挡住线圈
所以炸油只是有惊无险的体验而已,烟油并没有炸到舌头上
稍有吸阻的进气,使得 烟雾抽起来并不会觉得空,调整到合适功率
适当温度的烟雾带来的烟油味道体验还是很好的
M1如果装上外星人这样的花丝 效果会好很多
吸阻方面,外罩的隐藏进气虽然很小,但是 M1的进气还是很顺畅的
阻力稍微有点,不过制作一些比较极限的数据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个人认为 M1更适合,比较温柔的数据
使用了一段时间,底部并没有新的冷凝产生,只有之前雾化器在盒子上遗留的一点
前面还在担心的底部冷凝流出问题,在短时间使用时并没有出现
不过个人认为底部这个空间迟早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 慢慢的积攒一些烟油
并 通过,不密封的 底部电极周围流进主机
我收到的是产品样机,后期希望厂家可以在正常出货版本中添加胶圈密封来避免这个问题的产生
同样,RDA 和RDTA的底座和顶部连接部位都没有胶圈,
RDA 还好,RDTA 底部需要储油,仅仅依靠螺纹来密封感觉不太踏实
希望厂家在RDTA 的底座连接处添加胶圈 增强稳定性。。。。
体验结束,M1 最能打动人的应该就是颜值和工艺了。。。
小小的外罩也是经过很多耗时费钱的工艺 制作的。。。
抛开颜值,RDTA RDA 的随时切换也是 M1的一大卖点
加上徒手做丝这个底座设计,M1 卖点还是蛮多的!
最后希望,M1的售价可以更亲民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