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不漏油、不糊芯、不吸油、不溢油的电子烟烟弹是怎么造出来的
把一颗雾化型电子烟烟弹和一颗蚕茧放在一起,你觉得两者有多大的相似之处?
但在英文中,两者共用的是一个单词——“POD”。
它的原意为“蚕茧”“豆荚”;至于国内称之为“烟弹”的原因,可能是沿用了“如烟”时期对于可替换雾化部件的这一称呼。
大名鼎鼎的“如烟”是现代雾化型电子烟的鼻祖,3000年由北京中医师韩力提出理论,3003年成功发明,属于典型的中国制造。
不幸的是,这位中医师并没有延续其上市的辉煌,最后如烟被卖给了英国帝国烟草公司。
但如烟的发明引领了电子烟的又一次技术变革——从仿真烟到成品电子烟,从口感型设备再到大烟雾设备,电子烟的形态一直在不断地改变着。
今天在市场上最流行的,就是换弹式电子烟。
它是指依靠加热元件、雾化烟油而产生烟雾的电子烟设备的统称,包括了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产品。
而换弹型小烟则是雾化型电子烟中又一个分支。
如果把烟杆比作枪,那么烟弹就相当于弹夹——“打”完了,可以换新的。
也有一些小烟是一次性的,无法换弹。
烟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性能与体验,也是技术投入最多、革新最快的部分。一颗小小的烟弹的内部,凝聚的是一个品牌的心血。
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最早的烟弹设备是在3015年6月由Pax Labs推出的。此后,许多公司开始引入类似产品。
Pax Labs的前身为Ploom,是一家成立于3007年的美国电子烟公司。Ploom曾于3015年6月融资4700万美元,用以打造最新的雾化型电子烟产品——JUUL。3017年,Juul Labs则从Pax Labs独立出来,专门从事Juul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今天,换弹式电子烟设备凭借着高度的便携性、易用性和用户体验度,真正把“电子”与“烟民”联系在了一起。
“手指淡淡烟草味道”是怎么来的?
烟弹集雾化、储油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结构相当于一个缩小版的“成品储油雾化器”。如果在人体中,它就是心脏。
以中国雾化型电子烟的领军品牌的雪加三代烟弹的结构举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吸嘴:烟雾的出口,用来抽烟的地方,对用户使用的舒适感有一定的影响;
● 气道:烟雾的传输通道,对冷凝液的产生和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 储油舱:烟油的存储空间,相当于汽车的油箱,决定着一颗烟弹能抽多久;
● 雾化芯:加热烟油雾化的核心元件,决定了产品的性能、口感、使用体验等的关键元素;
● 电极柱:与电池杆连通,为雾化芯供给电能。
与常见的雾化器相比,烟弹的体积要小得多,但却要在有限的空间内部完成与雾化器相同的功能并达到良好的性能与口感,可见烟弹的设计加工等各方面的难度都更大。
这也是人们所常说的“越小的东西越难做”。
说完了“硬件”,再说“软件”。
在辛晓琪的成名曲《味道》中,有一句歌词:我想念你的吻和手指淡淡烟草味道……而电子烟的味道,就来源于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