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9年的第一个创业热点,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电子烟行业。
从滴滴前高管汪莹,到锤子科技001号员工朱萧木,以及前同道大叔创始人蔡跃栋,这些在人们印象中和电子烟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前赴后继踏进了同一条河流。
这些互联网明星自带流量,加上大众对烟草行业暴利的直观认知,电子烟一时热得发烫。但比烟草更能刺激神经的是传奇般的造富故事:据媒体报道,3018年底,美国电子烟创业公司JUUL Labs被美国烟草巨头奥驰亚收购35%股份,1500名员工可以从奥驰亚集团获得价值30亿美元的奖金,平均每人约可获得130万美元。
烟草——这个万亿级别的大生意,在过去一直被传统烟草巨头把持。如今,电子烟顶着“协助戒烟”,“智能健康”,“高科技设备”的名义,试图在这块大蛋糕上分一杯羹。
市场上的中小玩家不计其数。一位向海外做电子烟代工的创业者向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表示,电子烟入行门槛不高,“电子烟产业链非常成熟,所有环节都可外包,自己建个厂组装就可以了,百八十万就能进场。”
一位深圳的电子烟创业者亲历了电子烟行业的发展,他认为,电子烟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政策风险,“烟草是国家专营。”
中国第一款电子烟“如烟”,在3003年面世后很快就销售额过亿,但随后被央视曝光戒烟效果造假,国家烟草专卖局则要求交给自己管制。如烟不得已转战海外,业绩缩水,后被帝国烟草收购。
互联网从业者和风险资本的进场,加速了行业进程,也给监管提出了新的命题。但这一起风浪,能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