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S资讯网

违禁电子烟销售暗网 初高中生购买较多

禁售的果味电子烟经历了禁售初期短暂的“蛰伏”后,又通过暗语、代称等隐晦销售方式,再次在电商、贴吧火爆起来。目前市场上的违禁电子烟生产、销售商,大多是禁售前的从业者,他们掌握着生产源头、销售渠道,形成了多级代理的庞大地下销售网络。

“调味”电子烟扮成水果味“奶茶杯”偷着卖,代理:初高中生购买较多。

“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2022年10月,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电子烟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奶茶杯”“暴力熊”等果味一次性电子烟被禁止在国内销售。

然而,新京报记者跟踪调查发现,这些禁售的果味电子烟经历了禁售初期短暂的“蛰伏”后,又通过暗语、代称等隐晦销售方式,再次在电商、贴吧火爆起来。目前市场上的违禁电子烟生产、销售商,大多是禁售前的从业者,他们掌握着生产源头、销售渠道,形成了多级代理的庞大地下销售网络。

在生产源头,很多取得出口资质的生产企业,通过多生产、少报关等方式,将大量本应只许出口国外的电子烟及烟弹等产品,截留销往国内,还有以前的电子烟代工厂,通过复刻禁售前产品、偷改生产日期等方式,伪装“库存”产销违禁电子烟。在销售端,一些资源丰富的电子烟代理们自立山头,从相熟的厂家直接订货,再逐级放货,层层分销,零售商则通过代称、暗语等,隐晦地进行终端销售。

完全转入地下销售的违禁电子烟,质量更令人堪忧。新京报记者分别从生产厂家、线上、线下商家处购买了多款违禁电子烟,这些产品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包装缺少生产厂商、日期等信息,电池存在安全隐患,烟油中含对人体有害物质等。

北京中伦文德昆明律师事务所、新型烟草领域专业律师唐顺良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经营乱象的主要原因是此前抽吸水果味电子烟的消费者需求依然存在,很多顾客需要时间接受国标电子烟,“此类交易行为在源头上比较隐蔽,一些产品也没有任何标签,同时还夹杂许多行话。”他建议抓源头的同时,继续加大对零售端的监督整顿。

某短视频平台,记者搜索“奶茶雾化杯”等关键词,发现有大量推销奶茶杯的短视频。网页截图

行话、暗语:违禁电子烟网络销售火爆

禁售规定实施以来,果味一次性电子烟多了不少“新名字”,买卖也兴起了行话、暗语。

在社交平台、电商平台搜索“奶茶杯”、电子火因”“雾化器”等关键词,仍能发现大量售卖违禁电子烟的线上商家。

在某搜索平台的“蒸汽吧”“可乐罐吧”等十余个电子烟相关贴吧中,充斥着暗示销售违禁电子烟的帖子。“水果摊一直都在”“一次性奶茶”等暗语后面,发帖者附上了微信号。只要添加微信后,对方便熟练地推销违禁电子烟。

在短视频平台,记者发现了许多果味一次性电子烟的开箱测评视频。视频评论区,有人求购,有卖家推销,“有卖吗”“60,别的别信”。在某短视频平台,一则发布于1月25日的测评视频留言区里,有超过50条求购者和卖家的留言。

通过私信的方式,新京报记者从上述社交平台联系到多名卖家。卖家表示有大量现货,可零售或批发,通过快递邮寄。但记者发现,这些网购的违禁电子烟,多是“三无”产品。

电商平台也不乏卖家。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奶茶杯”,结果显示,多个商家售卖“奶茶杯雾化器配件”等产品,新京报记者询问一家位于浙江义乌市、持有工商营业执照的实体商家“是否有奶茶杯成品”后,对方发来一张产品价格表,列有数款违禁电子烟的名称、批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