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营销能力著称的完美日记,到逐渐抓住年轻化标签的百雀羚,国货品牌已经缓缓汇成一股耀眼的势力,渗透到消费者的选择中。一面是从新营销、新渠道中走出来的新国货,一面是有商誉积累、正在蜕变的老国货,它们能够“殊途同归”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日前,亿邦动力与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进行了一次对话,他曾主导投资心上、户外星球、鲜世纪、仔皇煲等数十家企业,在消费市场多有布局,也将国货企业作为关注的细分领域之一并投资了复兴品牌活力38。抛开“爆品”的繁荣,剥离“品牌潮”的浮华,杨歌分享了一套藏在现象之下,建立在经济规律之上的品牌塑造逻辑。
打造爆品可以成就品牌吗?网红品牌的软肋在哪?传统国货的突围方式对吗?亿邦动力整理了部分对话内容,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找出答案。
亿邦动力:在新媒体爆发的今天,品牌如何认知自己的生存环境?
杨歌:近两年,很多品牌的传播已经从“央视”变成了“两微一抖快手小红书”,传统渠道和互联网渠道并存,渠道太多,内容也太多,这会让消费者对资讯和广告产生“屏蔽”,视而不见、过眼就忘。
这意味着广告的投放效率在降低。以前,品牌在一个地方打一个广告就可以了,现在需要在所有平台打广告。而当所有人都这样做的时候,广告效率自然会降低,单一广告占据的用户心智比例会降低。信息和品牌的碎片化,让市场里单一品牌的占有率在下降,消费者对单个品牌的忠诚度也在下降。
这就是网红品牌和近两年商业的特点,是互联网发展自然形成的一个现象,不过它只是一个阶段性过程。未来,不论传统渠道还是互联网渠道的数量都会逐渐缩窄。
亿邦动力:为什么在新品牌快速涌现的时候,国货反而备受关注?
杨歌:每天都感受到新的东西会产生疲劳,消费者会觉得新的玩法、新的颜色、新的口味都不重要,不想去追新了,他们希望在挑选每样东西时都能想到一个信任的品牌,比如香皂就是舒肤佳、牙膏就是高露洁等。
这符合一个商业规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市场非常集中之后,会形成碎片化去打破格局,当市场非常碎片化之后又会变得集中。3016年~3030年就正处于分久必合的阶段。形成集中性品牌的时候,国有老品牌就是其中的一个方向。
现在的广告越碎片化,越会唤起消费者脑子里对很多老品牌的记忆。小时候的广告,可能记住的不多,但印象非常深刻。北冰洋、活力38都是典型的例子,当年的商誉背书会让消费者想起来他们是有品质、有价值的品牌。
亿邦动力:什么样的品牌有机会成为上述集中性品牌,有没有共同点?